春節將至,太原市濱河社區的工作人員比平日更加忙碌,他們不僅要盡心解決居民身邊的大小事,還要組織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,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年味。
在民政部近日開展的“全國城鄉社區治理專項表彰”活動中,評出200個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,其中包括萬柏林區興華街道的濱河社區居民委員會。1月13日,記者帶您走進該社區,感受其是如何用心當好居民的“服務管家”。
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在“濱河家園議事廳”內商議小區事宜
幸福密碼
濱河社區轄區有6個生活小區,都是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。在解決居民“急難愁盼”難題上,社區有一套協商共治的好辦法:有啥煩心事,居民、物業、社區、街道各方坐下來“議一議”,你一言我一語,在和諧的氛圍里把問題解決掉。在濱河社區黨委書記胡佳看來,這也是社區治理的“幸福密碼”。
社區里的“濱河家園議事廳”,居民都知道。在這里,“一事一議,急事急議”,居民反映的情況擺上臺面,街道、社區、物業、居民代表坐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語,談意見、提建議。隨后,社區把收集的問題迅速整理布置,一項項落實好,實現了“小事不出小區、大事不出社區、難事不出街道”。
自打社區里有了議事廳,“有事來議一議”成為居民的共識,讓小區居民在無形中消了怨氣,多了和睦。
暖心服務
對于居民來說,住得是否舒心,關鍵看服務好不好。
濱河社區針對此前物業“無黨員”“無經驗”的問題,采取推薦的辦法,讓退休老黨員到物業擔任黨建指導員。再從居民黨員中選出黨性強、威望高、有責任心、公道正派的老黨員,推薦到物業義務任職。
這樣,物業有了“紅細胞”的加入,考慮更多的從“如何營利”變成“怎樣服務”,按照“一人包一樓”的標準,配置“紅色樓管家”,建立了值班制度,并公布服務電話。
而且,為了更好給居民提供服務,物業采用了“物管幫”APP智慧系統,實行“1分鐘接單、10分鐘到場、1小時反饋”的響應機制。濱河社區黨委書記胡佳介紹,“紅色樓管家”通過后臺操作,實現90%的物管工作線上辦理,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物管服務。
車輛亂停亂放,有人及時上前勸導;樓道私拉亂接,有人整理電線;下水井堵了,有人幫忙清污……去年以來,社區、物業黨員先后發現解決群眾各類訴求2300余件。
居民點贊
居民中老人多,所以濱河社區在服務上突出了“養老”,貼心的舉措贏得了大家的稱贊。
在社區的“老年幸福院”日間照料中心,通過社區食堂愛心餐、健康操等充滿樂趣的日?;顒?,為老年人提供了寓教于樂、全方位的日間照料服務。注重個性服務,探索服務隊伍“走進小家,服務大家”和低齡老人“走出小家,融入大家”的“兩走”服務模式,解除了不同年齡段和不同需求老人的各類后顧之憂。
另外,社區聚焦快遞員、外賣配送員等群體“吃口熱飯、喝杯溫水”的需求,利用“愛心驛站”等平臺,為他們提供避暑取暖、歇腳充電、飲水就餐等基本服務和書刊閱讀、政策咨詢、交流互動等服務。
胡佳表示,今年將繼續按照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工作要求,牢記為民服務宗旨,走好基層治理“最后一米”,增進居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來源:晉陽劍微信公眾號